IP的传播途径选择
日期:2022-01-05 / 人气: / 来源:劲永运营
IP的传播也是IP与现实世界的交汇点。在IP的传播路径的选择,我们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。但归根结底,一定离不开前面我们所说的几种,文字、画面、声音。要让IP给到受众非常直观与具体的形象。我们初步的设定一定是三维立体的三个方面都系统划分的。
首先我们来说说文字的传播途径。一般可以分为:纯文字版、图文结合版。而文字版本也会根据受众的人群进行加码。例如特定的盲文版本。开发智力的创意型图文结合立体版、环保材料版本。也有可能是雕刻可复制版等等。这些都是我们的IP想要触达的受众,那么我们的IP就必须通过受众能够解读的信息方式传播。
第二种,视觉传播途径:
静态画面版本:多以绘本形式出现,也会涉及到海报等。
动态版:短视频 长视频 电影 电视剧 表情包等。
为什么我们不像其他的介绍IP的方式去做维度的归类,比如像CVI体系归类法,因为IP的诞生后发展必须与传播方式结合。IP的本身就是内容,而内容一定需要传播才能被受众所获悉。IP的成长一定是伴随传播途径与资源来进行的。如果一个IP的传播资源,或者开发者本身不具备相应的传播资源,那么在强推某一类资源传播途径时候就会导致其代价特别大,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为什么IP的基础雏形时候大多以文字的形式成型。因为这样成本相对更低廉。创造者的认知与知识结构体系与IP的世界存在着必然的关联。一个专注医学的创造者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创造一个物理学科类的IP的。除非创造者在他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已经有物理学科的知识储备。临时的不足短缺的这块知识,创造出来的在人格与环境的创造在受众看来,那也是会导致在这样的桥段不够生动与活灵活现的生命体征的。我们开玩笑的说这样的创造属于僵尸类创作。一但创作者所创造出这样的IP,基本上与受众与自身所设定的目标一定是背道而驰的。引起受众的反感,不认同最终排斥期创作的IP。
IP诞生后传播一定是结合自身的优点,最有力的传播渠道去与受众进行交流的。交流的资源一定是能随手拿捏的资源。舍近求远的IP传播方式一定是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与创造者最终设想背道而驰的。IP一定与创造者是亲属关系,没有这样的认知,IP存在在现实世界中土壤没有,无法存活。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以购买IP的商业行为最终都无法将IP推进与进化。商业的逻辑以获得利益为前提,更多的关注短期利益,购买IP后必然催动快速变现。这样的基本逻辑一定会将IP的未来与创作者做割裂。导致IP的死亡与快速衰败。
我们一再强调IP是文化领域与精神层面的,商业知识附属。好的IP一定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。但在商业价值体系结构下创造IP是很难成功的。大家可以去找身边的知名或者成功的IP来论证,会发现一个IP其实在创造者的初心中只是为传达或者描述出创造者的二次元世界。甚至更加单纯与简单。在旅游文化,地区IP的开发上,很多人会拿日本的熊本熊来做对标。但他们不理解的是自己的对标,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。任何一个二次元的世界都是独立存在的。当受众在这个二次元世界找到了归属,那么模仿者必然会被唾弃。IP本身的就是创造,而非模仿。从IP的打造来说,都是机遇自身的体系形成。成为了IP的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。通过巨大的商业利益价值驱动打造的IP需谨慎。更别说拔苗助长的中国式IP创作方式。当我们认清了IP打造的底层逻辑后,做IP就会显得比较轻松。当然,在起哄式的打造IP中,也能诞生一些明星IP。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量变引起质变。但我们在去研究这些质变的IP,还是会发现其本身的一些特定的特质。以及背后的故事造成它必然成功。在IP领域没有成功学,但有成功的条件。
IP是时代产物,而不会固定时代。这个是IP的魅力。
所以大家会看到一个IP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,呈现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更与进步。因为IP的打造者在现实世界在不断的扩大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认知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。这就导致了所创造的IP的世界也会自然不自然的收到一定的影响,这个影响创造者本身也无法规避。这就是二次元世界的魅力所在。
作者:璟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IP形象设计与解析01-05
- 关于企业形象不可不知道01-05
- IP文化元素的拆解01-05
相关内容 Related
- IP突围与持久01-05
- IP人物进军元宇宙01-05
- IP形象设计与解析01-05
- 莫非大家对IP衍生品有什么误会?01-05
- IP营销的优势与劣势分析01-05
- IP展01-05